龍舟競渡真好看 — 眾説紛紜端午節
端午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傳統節日。每年隨著五月初五的來臨,我們都會吃粽子和觀看龍舟競賽,若孩子問起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我們可以怎樣回答呢?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説法,最廣為傳頌的就和楚國大臣屈原有關。屈原為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一位忠臣,心繫百姓祖國,深受人民愛戴。楚國後來被秦國侵略,屈原傷心欲絕便於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盡。端午節便是紀念屈原的節日,而划龍舟和吃糭是節日最為人熟悉的習俗。
賽龍舟、吃粽子
有傳得知屈原投江後,許多人都划船追趕拯救他,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便不見蹤跡。這奮力划舟的畫面隨著演變成為今天的賽龍舟。至於為何是龍舟?龍在中國人心中地位崇高,人們相信龍有守護及驅邪作用,便慢慢演變為以龍飾舟,眾舟競渡以驅邪避瘟。
傳説屈原投江之後,人們便把米飯裝入竹筒投入江中以喂江中魚蝦,以免嗜咬屈原的身體。其後因應各地飲食文化習俗,加入不同材料,製作成今天所見不同風味的粽子。香港端午節不少地方都有龍舟競賽,亦能買到不同口味的粽子,家長們在和孩子歡度端午的同時亦可向他們分享背後的傳説故事。
插艾葉、戴香囊、纏五彩繩
古人認為端午是「惡月惡日」,「惡」就是不好的意思,於是在端午節,人們喜歡采摘和懸挂艾葉這種有特殊氣味的植物在門上,意欲驅除邪氣,或是將艾葉和其他具有芳香辟穢功能的中藥放進香囊裏佩戴。孩子們也會戴上五彩繩,五彩即是青、紅、白、黑、黃,以辟邪驅瘟、逢凶化吉。家長們不妨在這天準備一些材料,和孩子一起製作手工,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
為甚麽端午要説「安康」?
端午時節天氣多變潮濕,蚊蟲肆虐,疾病高發,為了祈求家人平安健康,不太擅長表達愛意的人們便把對家人和孩子的關心濃縮在這些傳統節日的習俗上,所以端午的祝福不只是傳達快樂,而是要説「端午安康」。
繪本閲讀
帶領孩子感受端午節深邃豐厚的文化,可以通過共讀繪本,喚醒快被生活節奏冲淡的家庭親情,讓孩子們由舌尖到心靈,感受節日的儀式美和内涵美。
《龍舟競渡真好看 — 眾説紛紜端午節》
作者:徐海娜
繪者:徐海娜
出版:博文教育(亞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