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從來沒有見過龍? — 引龍伏蟲春龍節
俗語常說「二月二,龍抬頭」,這個時間意味著雨水漸多,人們可以下田播種,古人更會在這天慶祝「春龍節」,這個節日顯示春天的到來和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祈願,也是團聚和共度美好時光的時刻,讓人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龍的形象
龍和現實存在的動物不同,是古人想象出來的一種具有神奇力量的動物。東漢學者王符認為,龍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鴕頭、蜃腹、虎掌、鷹爪、魚鱗和蛇身;除了擁有這樣的外表,牠還有神通廣大的力量,能夠「興雲雨,利萬物」。
龍和農耕的關係
古人說,秋天龍會回到深淵裏休息,到了春天便會醒來;更有傳說這一天龍王從還裏抬起頭,使降雨增多,對於傳統農業社會來說有利春耕。因此,古代的皇帝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都會下田親自耕種,文武百官也要下田耕種,所以春龍節也叫「春耕節」。
春龍節的習俗
人們都盼著春天把龍喚醒,所以會在這一天的清晨「引田龍」,龍除了能帶來雨水,也是「百蟲之長」,害蟲是莊稼的天地,當龍被引來,便能「熏蟲」,使得人畜平安、五穀豐登。要引龍到家中,古人們會有以下做法:
汲水引龍
人們會拿著水桶去河邊打水,邊灑水邊往家的方向走,身後長長的水跡就像一條龍。打水回來後,還要點燈、上香和上供。
撒灰引龍
有的人會把石灰從屋外開始撒在地上,彎彎曲曲一直通到廚房,再繞著古人儲水用的水缸撒一圈,看上去也像一條龍。
春龍節吃甚麼?
這個節日的傳統食物不外乎麵食和小食,但為了應節,吃的水餃要叫「龍耳」,麵條叫「龍鬚」,米飯叫「龍子」,春餅叫「龍鱗」,餛飩叫「龍眼」。有些地方會吃爆米花,傳說掌管天河的龍王有次犯了天規,玉皇大帝便把祂壓在山下以示懲罰,等到金豆開花時才可把祂放出來。人們為了救龍王,在農曆二月初二那天將金黃的玉米炒成爆米花放上供桌,才得以救出龍王,為他們興雲佈雨。
小結
春龍節或許對不少人來說有點生疏,家長不妨試著陪孩子一起了解這個節慶的傳統由來以及儀式,相信能發現這個節日帶來的樂趣。
繪本閱讀
春龍節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透過繪本中主角和爺爺的對話,將這項傳統文化生動地呈現給讀者,也是一個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機會。
《我怎麼從來沒有見過龍? — 引龍伏蟲春龍節》
作者:徐海娜
繪者:徐海娜
出版:博文教育(亞洲)有限公司